部分地区散乱污企业屡禁不止,甚至一些已被查封的企业仍在生产。
4月28日,远达环保发布报告显示,该公司1~3月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下降19.53%。通过财报可以看出,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增速明显放缓。
财政部PPP中心公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全国入库PPP项目合计12287个,投资额14.6万亿元,比上月末净增项目503个、投资额6114亿元。不过,现阶段环境监测市场的竞争力仍然表现在科技研发和服务运维上。今年一季度,行业佼佼者聚光科技和先河环保均业绩骄人。环境监测市场渐次崛起行业并购为业绩增长带来正向贡献进入2017年,环境监测市场就迎来多重利好。水处理行业增长强劲需警惕PPP项目多重风险水处理行业正风光无限。
据悉,目前先河环保销售额最多、业绩支撑最大的产品是传感器。水处理行业发展迅猛,得益于PPP模式兴起。伴随《关于开展电力行业信用建设与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电力行业信用建设与评价管理办法》《电力企业信用评价规范》《电力行业供应商信用评价规范》等一系列有关信用评价的方法、制度及行业标准相继出台,有效推进了信用评价工作在电力行业中的推广、应用,为电力行业及电力市场交易营造了一个更为规范、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2016年,能源行业信用体系的整体建设迈出坚定步伐。经过精心、周密的前期准备,一系列有关能源信用体系建设的规划文件接连推出。国家能源局严格执法、强化履约,扎实推进信用评价体系的标准统一,切实确保政策措施真落地、见实效,勉力减少信用评价中的众说纷纭、差别待遇等现象产生,为能源市场营造公平、高效的运行环境。届时,国家能源局对于诚信企业的示范宣传及典型失信案件的曝光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加快推动我国能源行业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时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加强推进政务诚信、个人诚信体系及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推进国家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命脉,改善行业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成为了我国能源产业不容推脱的历史使命、职责担当。
强化制度基础能源信用体系框架初现一定要确保信用体系建设信息安全、职责清晰、已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仅将为规范、提升能源市场秩序提供更科学、有力的保障,更将以更积极的姿态推进国家能源行业战略、规划、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推动整个行业科学、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号角已经吹响。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强调,要全面做好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能源市场秩序,加速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电力行业在2014年即开始着手构建行业信用体系,成为了能源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先行者推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制定实施统一的环保标准,实施老旧车提前淘汰和在用车监管。开展船舶大气污染治理,建立天津港口船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并实施动态更新,推动落实船舶使用岸电和低硫油措施,推进港口作业机械更新或清洁化改造。共同开展机动车污染联防联控。
第二,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对于以重质燃料油著称的船供油市场来说,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
实施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25%、25%、20%,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2.8万吨、3.5万吨、4.6万吨。相信在国企、民企以及第三方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船用油市场将从低潮中获得新生。
近日从环保局获悉,《天津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本市将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强化多污染物综合防控和区域联防联控,到2020年本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据金联创小编整理,《规划》针对京津冀地区船舶排放以及空气污染物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船供油企业经营行为,促进船供油行业健康发展,近日中国石油流通协会船供油转业务员会根据入会企业情况,特制订了船供油企业分类评级方案,鼓励优质服务企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经营,不断做强做大。第一,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落实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核心区城市对口帮扶机制。落实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管理政策,严格开展船舶燃油质量检查,按照国家要求建设船舶大气污染排放遥感监测和油品质量监测网点,严厉打击使用不符合标准燃油行为。
开展无人机海上污染监视,严厉打击船舶非法排污行为。参与制定并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区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方案,严格落实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控制要求。
可以说,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环保议题依旧是天津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三,实行环境准入,严格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和跟踪评价制度,新建排放重点大气污染物的工业项目,集中安排在有正式批复的工业园区建设,调整荣程钢铁、南港工业区等企业及园区产业布局,加快实施渤天化、大沽化等重点污染企业搬迁
南方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主任徐达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在2016年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的1953亿度电量中,清洁能源电量为1582亿度,占比为81.7%。诸多研究将高污染物排放视为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
其中云南是水电大省,同时弃水严重,其2016年弃水电量为314亿度,接近该省2016年全年用电量的1/3。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李庆奎说。南方电网于5月23日对外发布《2016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意味着:广东省内煤电企业产能闲置比例仍在扩大。
公开资料显示:广东煤电利用小时数从2015年的4250小时下降到2016年的3825小时。报告称:2016年,南方电网区域内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占比首次过半,达到50.7%。
一名知情人士此前向财新记者透露,在电力普遍过剩情况下,各省都希望本省发电量能够多上网,因此博弈激烈。南方电网区域,指的是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份。
相比京津冀,珠三角的雾霾天气较少,空气质量也较好。报告称:南方电网千方百计促进云南富余水电消纳。
这包括建成八条交流、九条直流共17条西电东送大通道,最大输电能力超过3950万千瓦。推动各省政府签订十三五西电东送框架协议,构建计划+市场的交易机制等。该报告显示:2016年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达到1953亿度,较2007年增加1090亿度。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南方电网共计多消纳云南富余水电165亿度。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12月,中国北方地区出现有记录以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污染程度最重的雾霾天气,波及范围覆盖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地区等约268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重度霾覆盖面积超过90万平方公里。根据云南电网消息,2016年云南通过西电东送渠道输往省外的电能,已经达到1100亿度,同比增长16%,略微超过其本省用电量1097亿度。
这意味着:西电东送的清洁能源电量已占据广东全省用电量的近三成。广东省气象局数据显示:在2007年,广东一年的灰霾天数为75.2天。
《广东省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显示:十三五时期,广东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3.38亿吨标准煤左右,其中煤炭消费总量要控制在1.75亿吨以内,而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总量要实现负增长。广东省的空气质量在十年间有明显好转。